三連裝機炮陣地

今天試裝了一下準備拿來拍101 跨年煙火的裝備,主要是測試載重與平衡:

主炮Tokina 100-300mm F4:



副炮Tamron A16:


動態攝影DV-Sony PC55:


三連裝:

聖誕節包裹

大學以後,我每年都僭越地繼續在聖誕節放假,就只因位我念的、上班的是「教會學校」。

但是今年又更加特別,因為超過一個月未見的妳,寄來了給我的聖誕禮盒:

卡片,字句如晤:



開盒,溫情滿溢:


妳親手織就的圍巾:


焦糖茶:


Blade Runner-品木的鬚後乳:



唇膏:


兩條圍巾的合照:



真的,我好慶幸能遇上那個造成我的網路相簿裡永遠沒有2006-2007跨年照片的偶然。

超馬魂!

藉著租攝影機做英文系戲劇錄影的機會順便拍超馬花絮。

大致簡短剪了幾個鏡頭,完整版就看以後有無機會整理了:






(國境之南音準囧)



2008年英文系運

後來還是決定帶整套裝備去拍照,雖然昨天晚上的決定是不帶。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覺得難得一年「挑戰」一次這個超難拍的場地-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體育館。為什麼說難拍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這裡的光源太複雜-三面窗戶和天井射進來的日光、低空安裝的鹵素燈、高空安裝的水銀燈,以及手上的閃光燈(有時候遇到背光場合時必須用閃光燈把人物的臉打亮。)幾種色溫差異很大的光混在一起,使得拍照時色彩的掌握格外困難。

我使用了白平衡率鏡以及回家在電腦上努力調整照片,總算獲得了還可以的結果:

相簿: 2008英文系運


其實以拍照的立場來看,很羨慕今天同時在學校操場舉行的會計系系運,因為今天正是怎麼拍怎麼好看的好天氣啊!

躲在......

我從小三起就期待一件事-

「學校遠足時,可以帶著照相機去。」

四年級的時候夢想實現,家裡在爸爸所用的、「很複雜我一定不會用的」Ricoh單眼相機之外;買了一台「我可以自由取用」的Nikon傻瓜相機,此後我就在運動會、親友生日、遠足、旅行等等的活動裡咖擦咖擦著,並且還在運動會中發現了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我只要舉手和老師說我要負責幫大家拍照,我就可以不需要去參加我沒興趣的那些活動如大隊接力、躲避球比賽等等。爸爸後來甚至還買了在那時來說非常炫的攝影機,很大一台、要扛在肩膀上拍,可以直接把VHS錄影帶裝進去錄。每次出門我最在意的就是我的照相機和這台大機器帶了沒,然後旅途結束,我除了和父母要錢把底片拿去沖洗以外,還會強迫著家人看我拍的錄影帶-那些因為我根本就是扛不動機器而拍出的搖擺、令人頭暈的影像。

讀音樂系以後,在拍照上一件新增加出來的事情就是幫學長、同學拍音樂會的文宣照片。那時拿著爸爸留下的Minolta單眼相機拍攝,把照片洗出來以後,掃描進電腦裡頭加上文字、再送去輸出。研究所以及後來到英文系當助教到現在,自己的拍照裝備已經慢慢添購到了一個齊全的地步,我也繼續當著「那個拿著相機的人」。

最近和謝小姐討論到可能的婚紗拍攝方式,我才驚然察覺,其實我自己根本是個不習慣被注視的人-這也許是因為長期「躲」在鏡頭後的結果。所以最大的問題應該是「新郎要如何在鏡頭前自在地擺出姿勢與表情」吧?

七年前,您在轉學考主修面試的台下看著我,並低頭打量著我在五線譜上的劃記。您轉頭和張玉樹老師講了幾句話。

「你是不是喜歡布拉姆斯、馬勒的音樂?」您當時這樣說。

這場考試過後,我到這間學校來念音樂系了,幾乎每年都有您的必修課-對位法兩年、和聲一年、碩士班第一年的二十世紀音樂,羅老師返美後,我也成為您的主修學生了。

您總是教導我要以無比的耐心、沈著來雕琢自己的作品,甚至在我最後一次去醫院探視您時,還對我比手畫腳地說「要用功創作寫曲子阿!」,那時還聽師母轉述,您說除非病房可以放鋼琴,要不然要回家寫曲子;總之,那天您展現出的生命力,更讓我在不到一週之後就接到噩耗時,覺得不可置信。

我禮拜六去了十方樂集,那邊弄了一個您的紀念室;碰到王乃加、黃威榕、王又立,大家都在講您和他們發生的故事,乃加也拿出一張她在工寮前和您的合照,當然拍照的時候我還沒進東吳,至於工寮,也早已經拆除。喔,對了,您還沒看過新蓋好的系館,有空記得來看看;我們接下來也要為您辦音樂會了。

我在留言本子裡寫的是我半年多前最後一次和您上課,我那首弦樂四重奏所用的音列,您記得嗎?

窮人近拍鏡

由於連續「週末颱風」的關係,都很難有機會出去拍照,所以最近的攝影思惟都往室內題材發展。

所以可能需要一顆近拍鏡了,做了些調查,發現最適合的是Tokina 35mm F2.8 Marco,但是要價12,000元,讓初次想來拍小物的我有些遲疑。

後來總算想出了便宜的方案-


Canon原廠的50mm F1.8 II,價格只要2700。鏡頭的質感整個很塑膠、很"2700"的樣子。


和我常用的Tamron A16排排站,塊頭差很多。


另外花了600元加了一片三號近拍濾鏡,把這個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由45公分縮成18公分。


簡單測個焦,準的。

這次試拍主角是去年在京都文化博物館獲贈的「低音提琴貍貓」~


光圈全開F1.8,畫質鬆鬆的。


縮到F2.8,畫質就很不錯。

面天山

在學長周董的邀約下,我進行了這趟面天山之旅。


開車開到二子坪遊客中心,接著便開始行走步道,基本上都是平坦往前的輕鬆旅程。走著走著我暗自慶幸;覺得這樣的健行似乎對於並沒有運動習慣的我來講,還算可以勝任。


哪知接下來等著我的是這種拔尖上行的山道。


雖然不過是六百公尺的步道,但是我卻是走得上氣不接下氣,好在在周董的不斷鼓勵下,我還是完成了這次的健行。


山頭上起了大霧,也許等下次天氣和體能都準備好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傳說中遠眺淡水關渡的面天山了。

我的新天地

我的新辦公室-位於第一教研大樓:





辦公室旁有陽台。


鳥瞰:

2008高裝檢

過年了,來介紹一下我防潮箱內的寶貝們:

首先登場的當然是買機身時帶的kit鏡:


它在我存夠錢買新鏡頭前,也是陪我拍了不少照片-

(東吳大學音樂系2006年迎新宿營)

接著為了要有中望遠端,所以於2006年11月買了Sigma 50-150mm F2.8鏡頭:


這支鏡頭除了輕便之外,焦段在APS-C機身上也很剛好-

(2006年8月去京都清水寺時一位畫油畫的老伯)

接著於2006年底補足大光圈標準變焦鏡:Tamron A16 17-50mm F2.8


這隻鏡頭一直到現在都成為了我的機身蓋-

(2006年國慶煙火)


(象山101夜景)


(2007-2008跨年101煙火)

2007年11月,再入手了Sigma 10-20mm廣角鏡頭:


當時台北新完工的彩虹橋-


然後前陣子整理房子的時候,發現我爸留下了的一隻手動對焦望遠鏡頭:

這是Tokina 100-300mm F4老鏡頭,十多年來保存得很良好。


手動老變焦鏡鏡身上常會有的曲線,也就是景深尺表。


這原本是給Pentax K接環機身用的鏡頭,我透過轉接環將它轉接到300D上使用。



上了遮光罩後與300D機身及腳架合體。

F4的光圈在大部分的場合都還夠用-




300D機身與鏡頭們的合照:


除了鏡頭與機身外,還要感謝三個我拍照的幕後功臣-

外閃-Sigma DG-500 Super:


Benro A-158 N6腳架:


以及數位照片處理中心-Macmini電腦、外接硬碟與奇美19吋螢幕:


以上這些就是我這一年半來用來記錄那些曾經與歷歷的工具。

I am STILL going to have another crazy semester......

這一學期飛快地來到尾聲,從期初的12台新電腦換裝,然後接著而來的評鑑大逆襲。

展望下學期,我會有:

英美文學年會籌備(申請經費)
三月份Silverman & Postl來訪
春假五位老師出訪北京大學(前置作業)
統計舊電腦設備汰換並申請(相信我,這會是個大工程)
四月份論文寫作工作坊
四月份碩士班新生招考
五月份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然後作家演講系列還要繼續辦)

然後以為六月,快暑假了就可以很閒了嗎?

外語學院要搬到新大樓,我是管裡財產設備的人,嗯。
研究生研究室電腦桌椅整個要重新規劃,嗯。

May the force be with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