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底片味」

在這個時代裡,面對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時,一個簡單的處置方式就是把它貼上一個標籤,然後無論這個標籤對於這件事情的描述有多偏頗,只因為這樣做簡單並且看起來安全,這張標籤似乎就還是成為了對於這件事情的最常見描述。

某著名3C論壇最近有個討論串在討論以數位攝影模擬所謂「底片味」的可能性,發文者貼出了幾張實作,影像帶有色偏、對比與飽和度較低、影像顆粒較為明顯等性格。但我的質疑是:這真的就是所謂的「底片味」嗎?

在我認為,數位與底片都是具有許多可能性的攝影媒材,後者的呈現絕不僅止於某L開頭的攝影風格所呈現出的調子;若是在攝影者技術、器材等級與拍攝環境都到位的情形下,以底片拍出顏色準確、高對比高飽和、解像銳利的影像絕對是可能的。數位攝影的便利性與可複製性的確使得它可以在花費較低的成本(包括技術成本與資金成本)的情況下製作出各種不同風格的影像,這樣的便利性可能的確就是把底片逼得只能以那種燃燒小宇宙的拒絕學習任何技術的方式來傳達底片攝影的特殊性,並繼而維持市場,但底片的特色絕不該被窄化成僅只如此。

若要問我底片真正的特色或是為什麼我還繼續拍底片的話,我的答案是底片有較強的放大適性(至少相對於我可能買得起的數位相機而言),關於這一點,我無法在部落格上呈現我在說什麼,唯一的方式是用幻燈機播放一張曝光正確的正片來看-顯示出在類比的世界裡,原本只有24mm x 36mm大小的一格影像,放到三、四十吋大還是非常清晰且具有層次感。我懶得去算在數位那邊這要有幾千萬畫素才做得到。

不過,我也同時承認我所拍的照片,需要放到這麼大的數量可能低於百分之零點一,所以沒錯,我也認同數位是一個在絕大部分的範疇都佔優勢的媒材,但「底片味」還是不應該被這樣以偏概全地簡化、標籤化。

對了,若想體會真正的底片味的話,去買一捲底片來,底片罐打開聞聞看就知道了,是真的有一種特殊的味道。

No response to “所謂的「底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