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試裝了一下準備拿來拍101 跨年煙火的裝備,主要是測試載重與平衡:
主炮Tokina 100-300mm F4:
副炮Tamron A16:
動態攝影DV-Sony PC55:
三連裝:
聖誕節包裹
大學以後,我每年都僭越地繼續在聖誕節放假,就只因位我念的、上班的是「教會學校」。
但是今年又更加特別,因為超過一個月未見的妳,寄來了給我的聖誕禮盒:
卡片,字句如晤:
開盒,溫情滿溢:
妳親手織就的圍巾:
焦糖茶:
Blade Runner-品木的鬚後乳:
唇膏:
兩條圍巾的合照:
真的,我好慶幸能遇上那個造成我的網路相簿裡永遠沒有2006-2007跨年照片的偶然。
但是今年又更加特別,因為超過一個月未見的妳,寄來了給我的聖誕禮盒:
卡片,字句如晤:
開盒,溫情滿溢:
妳親手織就的圍巾:
焦糖茶:
Blade Runner-品木的鬚後乳:
唇膏:
兩條圍巾的合照:
真的,我好慶幸能遇上那個造成我的網路相簿裡永遠沒有2006-2007跨年照片的偶然。
2008年英文系運
後來還是決定帶整套裝備去拍照,雖然昨天晚上的決定是不帶。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覺得難得一年「挑戰」一次這個超難拍的場地-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體育館。為什麼說難拍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這裡的光源太複雜-三面窗戶和天井射進來的日光、低空安裝的鹵素燈、高空安裝的水銀燈,以及手上的閃光燈(有時候遇到背光場合時必須用閃光燈把人物的臉打亮。)幾種色溫差異很大的光混在一起,使得拍照時色彩的掌握格外困難。
我使用了白平衡率鏡以及回家在電腦上努力調整照片,總算獲得了還可以的結果:
其實以拍照的立場來看,很羨慕今天同時在學校操場舉行的會計系系運,因為今天正是怎麼拍怎麼好看的好天氣啊!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覺得難得一年「挑戰」一次這個超難拍的場地-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體育館。為什麼說難拍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這裡的光源太複雜-三面窗戶和天井射進來的日光、低空安裝的鹵素燈、高空安裝的水銀燈,以及手上的閃光燈(有時候遇到背光場合時必須用閃光燈把人物的臉打亮。)幾種色溫差異很大的光混在一起,使得拍照時色彩的掌握格外困難。
我使用了白平衡率鏡以及回家在電腦上努力調整照片,總算獲得了還可以的結果:
相簿: 2008英文系運 |
其實以拍照的立場來看,很羨慕今天同時在學校操場舉行的會計系系運,因為今天正是怎麼拍怎麼好看的好天氣啊!
躲在......
我從小三起就期待一件事-
「學校遠足時,可以帶著照相機去。」
四年級的時候夢想實現,家裡在爸爸所用的、「很複雜我一定不會用的」Ricoh單眼相機之外;買了一台「我可以自由取用」的Nikon傻瓜相機,此後我就在運動會、親友生日、遠足、旅行等等的活動裡咖擦咖擦著,並且還在運動會中發現了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我只要舉手和老師說我要負責幫大家拍照,我就可以不需要去參加我沒興趣的那些活動如大隊接力、躲避球比賽等等。爸爸後來甚至還買了在那時來說非常炫的攝影機,很大一台、要扛在肩膀上拍,可以直接把VHS錄影帶裝進去錄。每次出門我最在意的就是我的照相機和這台大機器帶了沒,然後旅途結束,我除了和父母要錢把底片拿去沖洗以外,還會強迫著家人看我拍的錄影帶-那些因為我根本就是扛不動機器而拍出的搖擺、令人頭暈的影像。
讀音樂系以後,在拍照上一件新增加出來的事情就是幫學長、同學拍音樂會的文宣照片。那時拿著爸爸留下的Minolta單眼相機拍攝,把照片洗出來以後,掃描進電腦裡頭加上文字、再送去輸出。研究所以及後來到英文系當助教到現在,自己的拍照裝備已經慢慢添購到了一個齊全的地步,我也繼續當著「那個拿著相機的人」。
最近和謝小姐討論到可能的婚紗拍攝方式,我才驚然察覺,其實我自己根本是個不習慣被注視的人-這也許是因為長期「躲」在鏡頭後的結果。所以最大的問題應該是「新郎要如何在鏡頭前自在地擺出姿勢與表情」吧?
「學校遠足時,可以帶著照相機去。」
四年級的時候夢想實現,家裡在爸爸所用的、「很複雜我一定不會用的」Ricoh單眼相機之外;買了一台「我可以自由取用」的Nikon傻瓜相機,此後我就在運動會、親友生日、遠足、旅行等等的活動裡咖擦咖擦著,並且還在運動會中發現了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我只要舉手和老師說我要負責幫大家拍照,我就可以不需要去參加我沒興趣的那些活動如大隊接力、躲避球比賽等等。爸爸後來甚至還買了在那時來說非常炫的攝影機,很大一台、要扛在肩膀上拍,可以直接把VHS錄影帶裝進去錄。每次出門我最在意的就是我的照相機和這台大機器帶了沒,然後旅途結束,我除了和父母要錢把底片拿去沖洗以外,還會強迫著家人看我拍的錄影帶-那些因為我根本就是扛不動機器而拍出的搖擺、令人頭暈的影像。
讀音樂系以後,在拍照上一件新增加出來的事情就是幫學長、同學拍音樂會的文宣照片。那時拿著爸爸留下的Minolta單眼相機拍攝,把照片洗出來以後,掃描進電腦裡頭加上文字、再送去輸出。研究所以及後來到英文系當助教到現在,自己的拍照裝備已經慢慢添購到了一個齊全的地步,我也繼續當著「那個拿著相機的人」。
最近和謝小姐討論到可能的婚紗拍攝方式,我才驚然察覺,其實我自己根本是個不習慣被注視的人-這也許是因為長期「躲」在鏡頭後的結果。所以最大的問題應該是「新郎要如何在鏡頭前自在地擺出姿勢與表情」吧?